'); })();

C-ECAP:做生态汽车的监督者

  时至今日,提起“生态设计”,仍有很多人感到陌生。  但事实上,生态设计对于解决资源紧缺,缓解环境

  时至今日,提起“生态设计”,仍有很多人感到陌生。

  但事实上,生态设计对于解决资源紧缺,缓解环境污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产品设计通常把产品使用后对废弃物的处理排斥在设计视野之外,废弃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由相关部门采取亡羊补牢式的“末端治理”进行弥补,这种先污染、后处理的方式是被动的环境保护措施。治理时,环境污染已经“既成事实”,治理成本高、难度大。而生态设计运用生态理论,把节能治污从消费前端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从源头开始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影响,防患于未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工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品的生产、使用以及废弃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资源能源,同时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2012~2013年,我国空气质量问题严重,雾霾天气肆虐。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雾霾天气天数达到了五十余年之最,这其中便少不了汽车尾气的参与。

  不仅会对空气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汽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密切相关。有资料显示,若车内环境中苯、甲醛、二甲苯等有害物质超标会导致使用者出现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

  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尤其是汽车产品的生态设计已是刻不容缓。2013年2月,工信部联合发改委和环保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将汽车作为试点产品,开展生态设计工作。同时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承担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的基础研究工作。为此,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成立了“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课题组对国内外的生态设计现状进行了调查,包括技术、法规政策等,同时深入到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调查访问,对汽车产品生态设计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此次研究成果获得了工信部及相关单位的高度肯定,随后中汽中心开始着手准备开展“中国生态汽车评价(C-ECAP)”的工作。2015年7月,中汽中心对外发布了《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2015版)》,并开始正式受理第一批企业的自愿性评价。这是国际首例关注健康、节能、环保的综合性评价,主要涉及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噪声、有害物质、尾气排放、综合油耗、可回收利用率等项目。同年12月4日发布自受理以来第一批企业自愿申报车型的评价结果,引发各界关注。

  4年来,C-ECAP(2015版)规程已累计评价了10批次23家企业的39款车型,并将成果全部面向大众发布,引发了行业、媒体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帮助消费者挑选真正的生态汽车,提升消费者对于车内空气健康等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企业的正向研发,促使企业在制造生态汽车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例如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知名车企已将C-ECAP评价体系作为提升自身生态性能正向研发的指导标准,这带来的将是企业生产的所有车型生态性能水平的提升。

  在C-ECAP的推动下,2015~2018年,行业车内甲醛达标率从95.0%提升至99%,车内空气质量VOCs整车达标率从46.3%提升至49%;平均油耗从2015年的7.04km/L下降到2018年的6.59km/L,引领了汽车行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汽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对车辆的健康、节能、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中汽中心跟随国家标准与时俱进,在今年对评价规程进行部分调整。据了解,调整后的2019版规程,构建了全新的评分体系,加严了各项评分标准,修改了产品抽样方式、评价结果划分标准等内容,并新增了试验检测项目。这意味着,C-ECAP从全生命周期维度,对生态汽车的评测标准将更加严格。

  未来,C-ECAP将继续担当“生态汽车监督者”的角色,将更加公平、权威的评价结果传递给消费者,打造消费者购车的“绿色”指南,让消费者购车无忧。

  (沈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