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向技术转型 天齐锂业以“锂”为“想”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站在天齐锂业 (江苏)有限公司高高的望台上,放眼望去,隔着一片郁郁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站在天齐锂业 (江苏)有限公司高高的望台上,放眼望去,隔着一片郁郁葱葱的芦苇荡,就是长江航运码头,天齐锂业依靠传送带源源不断地把原材料输送到工厂车间。中国工业报记者日前参加天齐锂业媒体基地行活动时,天齐锂业 (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倪鸿德表示: “天齐锂业张家港工厂通过长江码头运输原材料,完全符合环保标准。”

  天齐锂业日前发布的 《2018天齐锂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除了拥有严格的生产质量管控体系和安全可靠的高品质产品优势外,更要创造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产业整合与升级,坚决做到 “经济利益决不能凌驾于环境、健康与安全之上”。

  

天齐锂业 “向技术转型”

  作为锂电产业的基础元素,锂被誉为21世纪的 “能源金属”和 “推动世界前进的元素”,天齐锂业目前正致力于成为以锂业为核心的全球新能源材料产业领导者。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天齐锂业把 “向技术转型”锁定在战略版图中,旨在为提高能源转化与储存效率和安全性,开发更加优质且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材料,持续改善人类能源生活方式,从而摆脱对化石能源产品的依赖。

  在成立的20多年里,天齐锂业经历了企业改制改革、全球资本收购等多个阶段。目前,天齐锂业已经布局 “泰利森格林布什、四川雅江措拉、智利阿塔卡玛”三个资源产地,以及 “四川射洪、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西澳奎纳纳”四个生产基地。

  根据 《2018天齐锂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天齐锂业总资产446.34亿元,同比增长150.19%;净资产119.37亿元,同比增长12.24%;锂精矿销量43.45万吨,同比增长6.7%;锂化合物及衍生品销量3.77万吨,同比增长16.25%;营业收入62.44亿元,同比增长1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5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6.2亿元,同比增长16.95%。

  

惟一自动化生产工厂

  近年来,受益于全球新能源 (电动)汽车及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锂电池特别是动力锂电池行业迎来了发展 “黄金期”。倪鸿德介绍,天齐锂业张家港工厂是全球锂行业惟一自动化生产工厂,通过采用脱硫系统、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已经实现运行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杂质含量少、产品高端化的目标。

  天齐锂业张家港工厂通过各项措施,持续减少废水、废气、固废的排放。一是技术改造电池级碳酸锂项目,2018年废水排放总量同比减少10.2%;二是优化尾气处理措施,2018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70%;三是对固废合理分类收集和处置可回收部分经相关检测部门检测确保无毒无害后,作为产品对外销售。2018年,实现经济价值1600万元,对不可回收部分则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统一进行固废处置。

  2018年,天齐锂业张家港工厂新增一套焙料气流输送系统对切地料进行收集,避免了切地料粉尘的扩散,进一步减少生产现场无组织排放扬尘的污染。工厂技术部工程师沈凯指着天空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说: “你看,有成群的蜻蜓在飞。”

  “自动化程度越高,环保水平就越好,经济性就更高,客户也更愿意采购我们的产品。”倪鸿德认为。

  据统计,2018年天齐锂业在产品和应用技术方面共投入约6200万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1%;境内外生产基地累计投入安全、环保的专项资金5931.56万元,投入职业健康的资金564.12万元。

  “天齐锂业通过自主研发、委托研发、引进吸收等合作方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锂产品生产技术,解决了大量行业共性问题,引领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葛伟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

  

国际化运营将成关键词

  2018年,天齐锂业凭借投融资项目多点齐发:一是在获取锂矿资源持续保障的同时,积极打通下游产业链,开拓新市场布局。二是依靠研发创新、持续技改以及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逐渐释放产能,不仅创造了产销新高,也奠定了天齐锂业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葛伟表示,当前国家新能源补贴逐渐“退坡”,从长远看是正向的,对天齐锂业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国家新能源补贴 “退坡”后,那些寄希望于赚 “热钱”的企业自然会退出新能源市场。而有志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企业,则通过拼技术、拼质量,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良币”就会更有市场。同时,国家环保政策向着越来越严的标准发展,但影响是正向的。只要有 “环保标兵”企业做榜样,所有的企业在环保上都能早达标、早利好,从而规避了环境风险。

  葛伟认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锂产品供应商,中美贸易摩擦对天齐锂业的影响非常有限。未来20年,国际化运营将成为天齐锂业的关键词,即使市场千变万化,但天齐锂业始终坚持做实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共同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一是夯实上游,不断扩大资源优势;二是做强中游,主要致力于化工和锂盐;三是渗透下游,目标是锂材料和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