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用智能机器人制胜三法

李锋白  ■对家庭场景的理解差一厘,所提出的产品方案和以及由此带来的应用体验可能将差千里。  ■机器

李锋白

  ■对家庭场景的理解差一厘,所提出的产品方案和以及由此带来的应用体验可能将差千里。

  ■机器人是可运营的,要通过做好服务和内容运营,把机器人的生命力做出来。

  ■对于消费品来说,越是细节,越能体现设计的功力和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

  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机器人在消费品领域的应用比垂直行业较晚,市场覆盖尚未铺开。据了解,2015年北京儒博(ROOBO)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教育机器人并准备在京东平台展示销售,当时,多数电商平台还没有机器人这一分类,在难以决定按3C分类还是按玩具分类的情况下,京东开始抽调专人来推广儒博研发的教育机器人。随着其他同类产品的推出,2016年底,各大电商平台上陆续涌现机器人分类,并在随后两年迎来了市场发力。目前,消费领域的智能机器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机器人公司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深刻理解家庭应用场景

  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承载了大量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最重要入口。厂商总是不甘心的,总想寻找新的、更好的应用入口,以便创造新的市场。ROOBO北京儒博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产品副总裁陈忆介绍,ROOBO(儒博)也在不断地寻找除手机之外的应用入口,并把目光扫向了家庭交互端,瞄准了家庭应用。

  在陈忆看来,具有强语音交互功能的家用机器人只要通电联网,就可以随时应用,并可以获得从服务商的后台推送的各种服务,是理想的入口。根据ROOBO(儒博)自有品牌“布丁智能机器人”上的数据统计,其家庭机器人月留存比例可达70%以上,而日活量占比可到达50%~60%,也就是如果卖出10台设备,每天会有5~6台在坚持使用。显然,陈忆对这两个比例是很满意的。

  有了这样的高频率,接下来重要的就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家庭应用场景,找寻并分析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开发相应的服务项目。而对于应用场景和服务需求的理解,将直接关系到机器人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发展路线。

  巧的是,ROOBO(儒博)率先推出的是教育机器人,其兼具以往的家教机和故事机这两个市场成熟产品的功能,并新增了核心的语音交互功能。这为生产家教机和故事机的厂商带来了启发,不少厂家找到智能管家,让其为自己赋能。智能管家顺势通过提供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的方式,拓展了家教机和故事机的应用场景。

  陈忆对自己的研发团队一直强调要对家庭应用场景理解的更深刻一些,场景服务要更加专注人性化。在家里逗小孩儿玩乐是个普遍的场景,陈忆对这个场景的服务要求是,研发团队要加强机器人主动识别和逗乐小孩儿的主动交互功能,通过对机器人软件系统编程逻辑的设置,当机器人监测到小孩儿通过时,主动给小孩儿打招呼,并将小孩儿带入到对话逗乐之中,在与其交互过程中传递教育内容。

  对家庭场景的理解差一厘,所提出的产品方案和以及由此带来的应用体验可能将差千里。针对不同场景的集成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成为陈忆开发产品的选择。比如,在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上,机器人率先开发了“家长小助手”功能,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家长可以通过APP输入文字内容,进而扮演机器人,机器人会用它的声调语气说出“小主人我特别喜欢吃青菜,你也加油”等内容。另外,通过摄像头的人脸捕捉和算法,如果夜里比较晚时小朋友还在继续玩耍,机器人会主动提醒“小主人好晚了,你和我一起休息吧”。类似这些功能都是围绕用户的使用场景、行为方式和心智特点而设计的。

  

打造机器人的生命力

  用户购买家用机器人,用的并不只是硬件产品,更重要的是其中的软件和服务。基于此,陈忆提出,机器人是可运营的,通过做好服务和内容运营,可以让机器人将用户带入特定场景,通过与人的交互,推进相应的服务不断按逻辑延展,甚至通过后台系统的驱动,机器人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应时而动”,在春节的时候讲述春节的故事,在植树节的时候讲述植树的故事。

  “把机器人的生命力做出来”,陈忆对研发团队的要求是,机器人不需要带胳膊带腿,但必须要从形态展现上变现出生命力。

  直观来说,机器人不在于是否有胳膊有腿,只要能动、能眨眼就行,只要是活的就行。研发团队巧用舵机这种传动装置,结合特定的算法,让机器人时不时左右扭摆,再结合屏幕两个小眨巴眼睛的设计,看起来就像机器人要时不时寻找主人说话。

  

创意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工业设计一直是消费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家用机器人也不例外。正所谓细节是魔鬼,对于消费品来说,越是细节,越能体现设计的功力和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

  陈忆认为,硬件产品一定要在方方面面关注用户体验。在家用机器人创意设计上,陈忆下的工夫并不比下在功能性能上的少。经过充分调研和对用户深入理解,他们团队给出的答案是:既然机器人是给小朋友用,那么就要从孩子的角度思考,站在孩子的心智上设计。因此,他们摈弃了机器人就是黑白灰颜色这种成年人的认知,在产品上运用了绿色设计。另外,他们还考虑了小朋友好动、家长注意安全的行为特点,设计了用充电板代替传统类似手机插电的方式,保证了孩子可随时抱走玩耍。对此,陈忆提到了他们团队对于此功能的一个更为有趣的设计初衷:他们把充电板设计成了一个机器人“影子”的形态,结合“充电+归位”的理念,让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人都有影子,机器人也有影子,不能让他们分开”,这类似于人们教育孩子“哪里的东西再放回哪里”的归位教育。

  考虑到机器人是给孩子用的,他们在整个硬件设备上没有设计任何棱角,全部采用弧形设计,呈现圆润的质感;考虑到家长对于电子产品屏幕伤眼睛的担忧,他们在软件上做了玩耍时间的限制,家长可以控制孩子跟机器人玩耍操作的时间。除此之外,陈忆要求团队额外增加一些成本,给机器人屏幕贴上更为护眼的防蓝光钢化膜,再一次保护孩子的视力,并且避免出现摔碎屏幕的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