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物流业70年:向"物流强国"目标坚实迈进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30 13:21:37
机械网】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从一路追赶到部分超越的历史性变革,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回顾70年来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快速成长、提质增效几个时期。追寻着一路发展的轨迹,能够发现中国物流业在几十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物流业发展也将更强更大更优。

  初显生机起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计划部门管指标、物资部门管调拨、交通部门管运送。这一时期,我国初步建立了以铁路和水运为骨干,其他运输方式为补充的运输体系。

  与现代物流业“围绕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八大职能要素展开不同,我国在这一时期只有传统的储运活动,即传统的物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活动,参与主体均为公有制企业,实行政府定价,专业化分工不强,物流运作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基本满足这一时期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这时候的物流活动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活动。

  1978年,国家有关部门赴国外考察学习后,首次将“物流”概念引入国内。在此基础上,中国物流研究会等研究组织相继成立,物流专业期刊杂志开始创办,一些高校先后开设物流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这一时期物流知识启蒙和理念传播,为中国物流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通过引进、借鉴国外物流理念,物流实践开始起步。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搞活企业、搞活流通、培育市场”的一系列改革,逐步突破“计划分配、统一定价”的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1988年设立了物资部,推进了物资配送的专项行动。经国务院同意,在石家庄、沈阳开展物资流通和物流发展的一个重大的举措,流通和物流引导生产和消费的作用,开始发挥。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之前“大而全”“小而全”模式,扩大物流外包,改善物流管理,外资物流进入中国物流市场,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技术和模式。同时民营物流企业开始大量地涌现,并加速成长,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出现了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地方在物流实践上也有了重大发展。深圳、上海、天津等地把物流列入支柱产业或新兴产业,积极推动发展。

  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召开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提出,“要把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快速成长提质增效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中国物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就物流发展发出的第一个专题文件。2004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九部委又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组建。同年全国现代物流部级联席会议在青岛召开,评出科技进步奖,为物流产业确立和物流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单列一节,标志着物流业的产业地位正式确立。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第一个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纳入当年“十大调整和振兴规划”。

  随着国家有关物流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制定物流发展规划,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广泛成立。一系列专业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为物流业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企业也通过制定物流规划开始现代物流系统的建设。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物流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在20%左右,涌现了一批做大做强的物流企业,我国实现了从物流弱国到物流大国,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的跨越式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对物流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14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系统提出物流业的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明确了一段时期内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把物流业的产业地位提升到基础性、战略性的高度。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同年,国务院把“互联网+”高效物流列入“互联网+”重点行动之一,物流互联网平台成为投资热点。201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及政府有关部门以“降本增效”为核心支持物流业发展,出台物流业降本增效实施方案,启动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要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进一步明确了物流的基础性和准公益性地位,为新时代物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把物流业降本增效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之一。物流业的产业地位逐步提升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为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条件。同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在127个城市布局建设212个国家物流枢纽,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

  今年两会前夕,国务院24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出台《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明确将物流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物流工作的总目标。

  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7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较1949年增长5.0倍,年均增长2.6%;全国公路总里程是1949年的60.0倍,年均增长6.1%;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是1949年的148.6倍,年均增长7.5%;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比52.3%;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是1950年的412.1倍,年均增长9.3%,定期航班航线里程由1950年的1.1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838万公里,年均增长10.2%。

  同时,全国营业性通用仓库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冷库库容约1.3亿立方米,规模以上物流园区超过1600家,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达到7.9万个,智能快件(信包箱)超过40万组,基本形成了覆盖国内、联通国际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

  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据行业协会统计,全国A级物流企业达5000多家,5A物流企业超过300家,一批物流领军企业发展壮大。供应链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发展迅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物流领域推广应用,无车承运、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加快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

  物流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统计数据显示,全社会货运量由1949年的1.6亿吨增长到2018年的515亿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83万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

  其中,快递业异军突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上世纪80年代中国邮政先后开办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开启了快递业务先河。之后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物品传递需求增长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快递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快递业务量自2014年首度超过美国后,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到2018年末,快递业务总量由1988年的153万件激增至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2018年完成快递业务收入6038亿元,占邮政业务收入的76.4%。

  在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如何保证物流的效率和体验成为关键。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拣等一批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快应用,自动化分拣覆盖快递骨干企业,快递服务时效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到2018年末,国内快递专用货机116架,快递服务汽车23.9万辆,分别是2013年的2.1倍和1.5倍,年均增长16.5%和8.8%。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以上,成为服务业就业的主渠道之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10多所本科院校和近2000所中、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形成了从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全系列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同时,在职培训同步推进,通过参加物流、采购等职业能力等级培训与认证,多层次、全方位、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也在支撑着物流产业的发展。

  新时代新任务

  如今,我国物流业多项指标排名世界前列,论规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物流大国”,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还面临诸多不足和挑战。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有了一定降幅,2012年到201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从18%下降至14.6%,实现五连降,但中国物流业在整体效率上距离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

  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物流运行能力和效率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56.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4.1万亿元,增长3.7%;农产品物流总额3.9万亿元,增长3.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7万亿元,增长22.8%;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3万亿元,增长15.1%。

  此外,物流供需衔接较弱、基础设施网络配套还不够,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市场治理体系和能力还有待加强。据了解,中国公路货运的行业集中度只有1.2%,铁海联运占比仅有1.5%,公铁联运占比仅有2.9%,而物流园区则绝大部分难以达到规划营收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社会物流需求亟待不断优化结构,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发展呼吁更加均衡,同时,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革命将深刻改变传统物流运作方式,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一带一路”建设也期待物流发展国际空间的拓宽。

  现代物流业和现代供应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撑。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和新任务,内外部环境对我国物流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物流强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物流业正走在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由“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未来可期。(记者赵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