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抓住机遇 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8-15 14:36:18
机械网】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的发言可以用三个观点来概括:第一,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或者产业变革的机遇,直接决定着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并最终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第二,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创新;第三,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全面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或者产业变革的机遇,直接决定着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并最终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一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一轮产业革命即将到来,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所有部门都将面临如何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的问题。二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把制造业作为经济振兴的重要领域,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或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或计划,希望以此尽早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竞争能力,因此,制造业领域已经成为现在和未来各国竞争的主战场。三是中国的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很多制造业产品的种类和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是多年来一直存在并且迄今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因此,对于中国的制造业而言,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核心是要解决好制造业如何从大到强的问题。四是制造业能否解决好从大到强的问题,不仅仅关乎到制造业部门的发展,而且直接会影响到服务业部门,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中国经济转型的成败,并最终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创新。一是技术进步的主战场在制造业领域,而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是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技术进步,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二是制造业创新涉及多方面的要素,创新方向也各有侧重。对中国制造业来说,目前创新的重点是提高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工业控制系统等的自主能力,以及其最终所影响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系统集成能力。三是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有着其他国家不具备的优势,比如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巨大的人口基数、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多年来形成的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举国上下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四是下一步中国制造业创新的核心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让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让各种创新成果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应用,让各种创新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第三,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抓手,全面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是中国制造2025很好地体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趋势和方向,抓住了中国制造业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未来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二是《中国制造2025》的首先是要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制造业的改进和提升,其核心是智能制造,这与德国工业4.0所倡导的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下一步实施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是把中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转化为制造业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和制造业的融合互动。三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不同的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在行业和地区等方面差次不齐,总体上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都需要补短板,包括“四基”工程。四是做好中国制造2025,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各级政府和企业既不要无动于衷,置身事外,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把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政府主要解决共性技术、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标准规则制定和严格实施等,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自主决定技术路线、商业模式。

  总之,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要边练内功边抓机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会逐步进入全球制造业的先进水平行列。当然,这个过程一定是不容易的,是需要时间的。但如果不做这件事,将会再一次失去新一轮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机遇。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制造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最终会影响中国从目前的中高收入国家步入到高收入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并最终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